巢湖事业单位考试公告

首页 > 招考信息 > 事业单位 > 考试公告

2025年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引进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博士)7人公告

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2025-07-14 13:31

收藏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2025年度公开引进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博士)公告

  为做好2025年度公开引进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工作,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和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人社发〔2010〕78号)等文件规定,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一)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二)坚持全面考察、择优聘用

  二、招聘计划

  三、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

  3.遵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作风正派,品行端正。

  4.善于团结协作,责任心强。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无违法违纪及不良记录。

  公开招聘人员岗位表中的“40周岁以下”为“1984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其他涉及年龄计算的依此类推)。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不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人员。

  2.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

  3.现役军人。

  4.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因违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被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且记录期限未满的人员。

  5.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6.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尚在最低服务年限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工作人员。

  7.有科研学术不端行为的。

  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参加报考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报考者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所列情形的岗位。

  四、招聘程序

  (一)网络报名

  1.报名时间: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截止到2025年8月20日,逾期不再补报(按实际接收到报考人员邮件时间计算)。

  2.报名方式:网络报名方式进行,报名邮箱:rsczp@afc.edu.cn。

  3.报名提交材料:报考人员自行下载填写《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报名表(博士)》,并提供有效通信方式及个人材料,具体包括:本人简历、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相关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职称证书或聘书和重要社会兼职等材料复印件。

  4.提供能代表其本人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具体包括:论著目录(论文目录应包括作者排名、是否通讯作者、题目、期刊或会议名称;著作目录应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和本人执笔内容);主要代表性论著和由专业机构出具的论文被收录和引用的检索证明;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清单(包括项目名称、起止时间、研究内容、本人作用、项目来源和经费);重要获奖情况(包括奖项名称、级别、年度、本人排名和获奖证书)。

  5.以上材料电子版(PDF格式)请发送到报名邮箱,邮件名称格式:“应聘高层次人才+姓名+专业+最后毕业学校”。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审核,申请人填报的信息必须与本人实际情况、报考条件和所报考的岗位要求相一致。凡弄虚作假通过资格审查,其实际情况与报考条件规定不符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聘用等资格。

  (二)资格审查

  1.学院根据岗位条件要求,对报考人员的报名材料进行资格初审和学术能力评价。学术能力评价主要侧重于对报考人员的学科背景、专业素养、理论功底、科研水平及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资格初审合格人员参加资格复审,资格复审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资格复审时,报考人员应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招聘岗位规定要求的相关证书(证明)以及专业成果等原件和复印件等材料。其中:属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须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提供单位和主管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

  3.资格审查贯穿于招聘工作全过程,如在招聘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现有违纪违规、材料不齐、提供虚假信息或报考人员条件不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要求等情况的,随时取消应聘资格或予以解聘。

  4.资格复审合格的报考人员,由学院发放专业测试通知书。

  五、专业测试

  (一)专业测试方式

  通过资格复审的应聘人员进入专业测试环节,专业测试包括试讲和学术评价。试讲主要为教学能力测试,试讲题目自选,时间为10分钟;学术评价采用PPT学术汇报和问辩的方式进行,时间各为10分钟。试讲和学术评价均采取百分制,专业测试顺序由抽签确定。

  (二)专业测试时间和地点

  专业测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参加专业测试的人员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专业测试通知书(均为原件)准时到指定地点参加专业测试。未按时报到的人员,视为自动放弃。

  (三)专业测试成绩

  1.专业测试试讲和学术评价成绩满分均为100分(计算时分别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最终成绩按照试讲成绩占50%,学术评价成绩占50%合成确定。

  计算公式:最终成绩=试讲成绩×0.5+学术评价成绩×0.5。

  2.设定专业测试最低分数线,最低分数线为70分。对专业测试成绩未达到最低分数线的应聘人员,不予进入体检和考察。

  3.专业测试最终成绩及排名在专业测试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在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网站公布。

  4.根据招聘计划数和应聘人员专业测试最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比例等额确定体检、考察对象(如最终成绩相同,依次以学术评价成绩、试讲成绩得分高者优先,若考生各科目成绩均相同,则采取加试的方法,加试方案另行公布)。

  (四)考官组组成

  专业测试考核工作成立考官组,由七名考官组成,其中外聘考官数量须占考官组人数的一半以上。

  六、体检考察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3〕208号)等相关规定,体检统一组织在三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费用自理。

  考察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掌握考察对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岗位匹配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习工作表现等。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7〕24号)等文件精神,考察结束时考察对象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的,考察不合格。根据《教育部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教师函〔2023〕1号),经查询发现有《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规定情形的,考察环节不予合格;经查询发现有丧失教师资格信息和在撤销教师资格期限内的,考察环节不予合格。

  体检、考察合格人选出现缺额的,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在同岗位报考人员中,按考试最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递补各不超过两次。

  七、公示录用

  体检、考察结束后,学校依据招聘公告规定和体检、考察结果,集体研究确定拟聘人员,在安徽省供销社网站和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结束,不再递补。

  经公示无异议或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由学校按照规定将有关材料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理相关聘用备案手续,并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和高层次人才协议。对违反公开招聘规定或未能在2025年12月31日前提供招聘岗位所要求相应层次的学历、学位等证书的报考人员,取消其聘用资格;对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到上班的人员,取消其聘用资格。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规定,学校与受聘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新进聘用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含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其待遇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八、有关事宜

  (一)招聘的高层次人才与原单位之间产生的合同、经济等纠纷,均由本人负责解决并承担相应责任。

  (二)按照《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执行。

  (三)招聘的高层次人才在聘期内实行聘期目标考核,签订聘用合同和高层次人才协议。

  九、工作监督

  人才引进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供销社的指导监督下,由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严格按照安徽省人事考试规则和保密、回避等规定负责组织实施,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机关纪委、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纪委参与监督,并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监督电话:0551-63860890、0551-62636887

  十、政策咨询

  咨询电话:0551-63865811、0551-63860960(人事处)

  学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翡翠路900号

  本公告未规定的事项,以上级主管部门政策为准。未尽事宜,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附件: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报名表(博士)

  2.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周转池编制人才标准

  附件:点此下载.zip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2025年7月14日

  原文标题:安徽财贸职业学院2025年度公开引进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博士)公告

  文章来源: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链接MD5:9e1109a58f006127981916b32a9e3a19)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